關于征集2019年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的通知
朝陽區各委辦局、街鄉、企事業單位:
根據2019年區政府工作安排,依據《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區科委編制了《2019年度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詳見附件),并面向全區征集2019年度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請各單位根據指南要求積極組織申報。
附件:2019年度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2018年12月4日
2019年度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朝陽區各委辦局、街鄉、企事業單位:
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十三五”時期朝陽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強化區域科技成果示范、應用、推廣和技術創新活動,根據《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集2019年度朝陽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
一、申報條件
(一)申報單位在朝陽區登記注冊,具有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二)有項目實施的基礎和條件,有良好的信譽度;
(三)有高效的運行管理體系,產業化能力強,堅持不斷地技術創新,有效促進社會科技進步;
(四)單位負責人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五)有學術造詣高、組織能力強、能率領研究開發隊伍開拓創新的學術帶頭人和相應的研究開發團隊;
(六)單位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有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七)鼓勵駐區中央、市屬醫療機構與區屬醫療機構、醫聯體成員單位之間聯合開展研究的項目申報;醫療衛生項目由單位進行組織申報,每個單位申報項目數量不超過3項;
(八)鼓勵參與國家或北京市重大項目研究,并在朝陽區內推廣應用的項目申報;
(九)鼓勵有配套資金的項目進行申報。
二、項目申報的時間及程序
(一)項目申報時間、地點
1.2019年1月10日前遞交紙質材料的項目參加2019年度項目評審,此后遞交申報材料的項目將列入項目儲備庫,參加下一年度的項目評審。2019年項目執行期原則上為一年(扶貧領域科技項目執行期為2018年10月—2019年12月)。
2.網上審核通過后,提交紙面材料至朝陽區科委計劃科
地 址:朝陽區日壇北街33號區政府中樓524室
聯 系 人:劉偉凡、邢杰
聯系電話:65099685
電子郵箱:chykwzhk@126.com
(二)項目申報程序及材料要求
1.請登陸朝陽區門戶網站“北京朝陽”中區科委網頁(網址http://www.bjchy.gov.cn/affair/govintro/index.jsp?depId=4028838421d2f6d00121e22eebe60010),點擊進入 “朝陽區科技項目管理”系統。如第一次登錄,點擊“注冊”進入注冊頁面,按照注冊頁面的要求如實填寫單位資料,等待系統管理員審核后的電話通知。接到賬號開通通知后,按照上述程序登錄,填寫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申報界面。
2.點擊“在線辦公”、“項目管理”,選擇“添加項目申報”,按要求逐項填寫項目申報各項內容,并上傳項目可行性報告和相關附件材料后保存提交。區科委工作人員將對提交的項目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初審),申報單位可登錄系統隨時查詢材料審批狀態。對未通過初審的材料,申報單位可查詢未通過理由并修正后重新提交。對通過初審的申報材料,申報單位應上網打印自動生成的《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建議書》word文檔和項目可行性報告、相關附件材料,用A4紙打印一式三份,并左側裝訂成冊,經主管部門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加蓋公章后,按計劃類別提交至上述指定地點。無主管部門可蓋章后直接申報。
申報平臺技術支持電話:65202511-806
3.項目申報需提供的書面材料:
各項目申報單位應實事求是地認真撰寫、組織和提交項目申報材料,并按如下順序裝訂成冊:
(1) 網上填報自動生成的《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建議書》;
(2) 項目可行性報告;
(3)項目查重檢索相關證明材料;
(4)其它有助于立項的相關證明材料。
三、重點支持領域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科技冬奧,助力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立足朝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創建,加快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強化科技引領,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騰退出的土地及空間新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和基礎公共設施服務能力;深化科技成果在城市管理優化、城鄉發展統籌、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等社會管理創新和民生改善重點領域的應用和推廣,進一步提升朝陽區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生活服務品質,支撐朝陽區實現建設“三區”、建成小康的總體目標。
(一)節能環保領域
支持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轉型,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利用;儲能技術、產品的開發及在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能源系統等方面的示范應用;支持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及運營模式示范,促進充電基礎設施加快普及;支持燃煤替代、燃煤減量化的新技術產品研發及示范應用;支持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支持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系統,支持發展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
支持節能技術的應用和示范。支持國家鼓勵的節能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支持圍繞清潔生產重點開展的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減排與控制示范工程建設;支持低碳建筑設計及標準制訂,研發、利用高效節能材料、技術,提高建筑使用能效;支持交通智能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支持民用節能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支持節水和水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推廣。支持先進適用的節水、治污、修復等技術在水污染治理、“海綿城市”、再生水、過境水、雨洪水“三水聯用”水生態體系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支持城市污水處理與回用、雨洪利用、小區中水處理等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支持河湖水體富營養化防治等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治理水體污染。
支持大氣和土壤等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廣超低氮天然氣燃燒關鍵技術,減少氮氧化物排放;支持大氣污染成因、傳輸規律、污染源來源解析及治理技術、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空氣質量中長期預報預警技術等研究;支持機動車尾氣自動監測系統、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等環境監測與監控設備的研發和示范應用;支持施工揚塵在線監測、道路清掃新工藝推廣和新設備的推廣示范;支持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廣。
支持循環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示范推廣。支持符合區域特色的固體廢物高附加值再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支持垃圾分類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支持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升級改造技術研究;支持有機垃圾微生物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支持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等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應用;支持餐廚垃圾及生活垃圾綜合處理技術研究與示范;支持互聯網與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二)城市管理與社會建設領域
圍繞構建“一廊兩帶三區” 功能布局,支持開展重點項目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支持大城管數字保障機制、在線服務工程、社區微自治工程、全模式網格化管理體系等項目建設;支持城市管理由人力支撐型向科技支撐型轉變;依托CBD、奧運功能區、中關村朝陽園、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等區域,開展創新創業、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科技支撐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支持安全生產、消防、應急管理救援、食品質量追溯、食品藥品檢測監控等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與示范;支持城市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監測與研究等技術研發和應用;支持先進技術在道路交通規劃、控制管理、指揮調度和停車設施等系統中的應用,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支持依托物聯網、大數據在水務、物業、社區、市政、園區等領域的智能化系統建設,打造“智慧朝陽”;支持養老健康服務體系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與示范;支持社會管理領域開展黨政群共商共治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與示范;鼓勵文化、教育、體育等社會事業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三)城鄉一體化建設領域
圍繞城鄉一體的現代化建設與治理,支持分區域、分模式探索城鄉一體化路徑,推動政策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的研究和相關技術開發應用;支持破解功能疏解、人口調控、拆違控違、安全穩定、環境整治、綠化美化等關鍵技術問題研究;發揮重點農業園區的科技示范作用,推進循環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以及旅游觀光農業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支持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監測技術創新與應用;支持現代農業、農村領域眾創空間平臺建設,推動農業創新驅動發展。
(四)公共安全領域
支持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調度系統的研究與應用,加強安全生產技術裝備的研發及監管、事故預防預測及隱患排查、安全生產網絡化監控設備檢測、職業危害安全監管、輻射安全保障等技術研發與應用;開展重大災難和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災害預防、應急救援體系研究,支持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支持消防應急救援及典型災害事故緊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五)醫療衛生領域
圍繞常見疾病和健康問題,加快推進適合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適宜衛生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重點支持應用研究,在疾病預防、診治、健康促進和綜合管理等方面,開展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等原始創新或引進再創新的科學研究及臨床試驗;對在國內、外研發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藥項目,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后,支持其開展臨床試驗;加強專業型人才培養,實現專利科技成果轉化。
支持公共衛生服務聯合互動體系建設,從監控、預防及診治等環節發揮其示范、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提高基層專科水平,促進醫療服務體系協調發展;支持綜合醫聯體和各專科醫聯體建設,及分級診療模式研究;支持醫養結合模式在朝陽區民生事業中的試點示范。。
支持中醫臨床專科的建設,支持中西醫結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強化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居民中醫藥健康素養的提升。支持建立和完善疾病預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緊急救援、衛生監督五大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
(六)科學技術普及領域
圍繞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的提升,支持市級社區科普體驗廳、市級科普基地配套建設,開發互動展覽展示項目,開發特色主題活動;對已獲得命名的“北京市創新型科普社區”和“北京市社區科普體驗廳”,支持社區科普組織網絡建設和科普人才隊伍培養,建立社區科普常態化機制;支持各類科技、商務、文化創意、眾創空間等園區挖掘自身特色,開發科普標識、科普展品、實時智能科普導覽系統、講解材料等,進行科普整體展示功能示范;支持科技旅游示范點建設;支持中小學建設科學探索實驗室,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支持科技項目成果以多種形式及載體進行展示;支持社區廣場、公園、醫院、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科普宣傳內容的增加、科普宣傳設施的設計及制作等。加強科技旅游活動的開展,支持對科技旅游線路的開發,結合區域特點及居民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線路,并有明確可行的組織實施方案;支持在居民健康、生態文明建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科普教育工作;鼓勵社會專業力量共同參與,實現資源共享,拓展現代化科普傳播渠道等。
(七)科技助力精準扶貧領域
圍繞朝陽區對口幫扶地區的資源特色和實際需求,支持建設科技人員幫扶低收入貧困戶增收的長效機制和服務模式,提升科技帶動幫扶地區發展的造血能力;支持為幫扶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形式的幫扶活動;鼓勵促進當地科技事業發展的科技成果應用和示范。
※請各項目申報單位認真參閱《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和《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辦法》。
※本指南解釋權歸朝陽區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