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升外企服務力度若干措施(試行)
為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精神,按照北京市相關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面向產業創新的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加強國際營商環境建設,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標準制度型開放為主線,以國際營商環境建設為重點,以外企服務界面優化為切口,以政務服務流程優化為底座,以全周期覆蓋、全要素支持、一站式服務為導向,推進外資企業服務資源協同、服務流程串聯、服務功能銜接,增強個性化、定制化、敏捷化、柔性化服務供給,推進涉外服務標準化、流程化、系統化建設,構建更高滿意度、更強認同度的外企服務品牌,推動外資企業更多更好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產業體系建設和高精尖產業集群發展。
二、主要措施
(一)織密國際創新生態,拓寬產業開放格局
持續提升高精尖產業體系國際創新元素濃度,構建高效、高頻、高能的高精尖產業交互高地,打造創新活力迸發、增長動能強勁的國際創新生態圈。
1.加強先進制造業開放力度。積極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政策,支持科文融合產業積極拓展文化領域外資項目合作;支持中醫藥龍頭企業加強海外市場資本引進和項目合作。圍繞國際雙邊、多邊貿易規則,率先落地高標準制度創新型開放試點政策,推進再制造、境外專業機構認證等試點政策創新。
2.推動高端服務業開放發展。加大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區升級版政策試點力度,支持投資貿易便利化、數據跨境交易、現代商貿金融服務等業態發展,推進高端生產性服務機構在經開區落地,高水平建設以高精尖為特色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3.支持重點開放領域先行先試。擴大生物醫藥“白名單”制度應用試點,鼓勵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在境內開展境外已上市細胞和基因治療藥品臨床試驗,對已上市境外轉移至境內生產的藥品上市注冊申請程序優化政策率先推廣應用。
4.加強國際創新合作平臺建設。探索推進“國際交往+高精尖產業創新”疊加功能落地,支持外資企業與海內外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國際創新交互平臺建設,支持一批境外產業創新孵化項目落地發展。與國際商協會等機構建立多國別合作服務中心,提供產業會客、資本運營、政策對接等專業服務,打造外商來京合作的首選窗口。
(二)加強創新要素供給,打造機遇共享平臺
持續開展“我為外企找市場”“我為外企募人才”等創新服務,打造成為外資企業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首選平臺、創享中國發展紅利的戰略平臺。
5.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合作網絡支持。實施“我為外企找市場”計劃,支持外資企業參與國內市場布局,打造產品主題推介、供應商大會等“線上+線下”“海內+海外”對接溝通平臺建設,支持外資企業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合作網絡。
6.加強國際人才靶向供給平臺建設。實施“我為外企募人才”計劃,深化“兩區”(即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機制創新,探索開展與境外專業資質互認試點,定期開展外資企業校園招聘、云招聘、場景招聘等專場活動。推進高精尖人才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探索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7.推進外資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嵌互融。實施“我為外企找伙伴”計劃,支持增量項目與區內企業加強上下游產業合作,幫助企業對接產業鏈、供應鏈聯動資源。依托各產業領域重大展會及各大活動,舉行外資企業產品推介路演活動,舉辦供應鏈效率協商會議,構建高精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服務機制。
8.加強外資企業金融服務供給。探索開展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建立外資企業融資需求清單更新機制,打造外資企業“金融服務超市”,靶向組織項目路演等銀企對接活動。推動海外引導基金建設,支持引進高精尖產業QFLP基金(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內投資基金)。
9.加強知識產權服務示范高地。面向商標、專利、版權、新藥證書等高精尖產業知識產權資源,開展知識產權技術畫像、資產評估和質押融資等制度創新,推進建設知識產權商事仲裁服務平臺,探索構建投資、貸款、保險、交易、服務知識產權價值實現體系。
(三)加強極優服務界面,構建無憂服務體系
按照“從生產覆蓋到生活,從政務延伸到事務”思路,積極推行極速辦理、極簡審批、極優服務模式,持續優化外資服務生態體系,打造高品質、好口碑、高滿意度的國際化服務標桿區。
10.加強外商投資企業“一窗一網”建設。推進涉外審批事項“一門進駐”“一窗受理”“一廳辦理”集成辦,搭建以“外資一件事”為核心的服務便利化場景。推進進出口設備免退稅、港澳僑身份認定等高頻事項“一次辦”。打造涉外綜合服務專區,圍繞國際經貿規則、商事認證、涉外知識產權服務等國際事務提供專業化集成服務和重點項目對接通道。
11.優化國際化無障礙服務界面。開通全天候多語種涉外服務專線,及時回應和解決外資企業關切,切實做到企業訴求“有呼必應”。搭建網站、公眾號、官方郵箱等多渠道多語種推介交流平臺。建設外文招商網站,打造集資源對接、產品推介、業務合作、活動發布等多功能綜合對外服務平臺。
12.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對外資企業提出的共性問題、急難事務開展跨層級跨部門協同會商,搭建“協同商辦-限時反饋-回訪通報”閉環交流機制,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13.打造外資企業“服務管家”品牌。建立重要項目“企業管家”責任制,實施外商投資企業訴求清單、問題清單、愿景清單管理機制,提供全過程跟蹤服務。實施“服務管家”定期走訪機制和“服務包”送達機制,建立外資企業高管“營商環境體驗官”工作機制,持續完善“政策上門、服務下沉”全程化、套餐式服務。
(四)保障企業國民待遇,提升國際營商環境
深入對接CPTPP和DEPA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強改革集成創新力度,為外資企業發展打造高辨識度的高精尖底色國際化營商環境。
14.加強外資企業政策供給。實施外商投資企業政策集成推介和敏捷更新機制,定期發布國際化表達的《外商投資企業政策清單》,面向外資企業生產經營、項目進度提供專項領域政策精準推送,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達企業。
15.加強制度開放創新力度。支持外商投資在項目準入、研發生產、業務銷售全環節實施“國民待遇+負面清單”,保障外資企業無差別待遇。積極開展高精尖產業開放發展壓力測試,圍繞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等領域對外開放監管沙盒試點建設,持續推動重大改革和制度創新試點落地。
16.加強柔性服務供給。建立“信用+風險”監管體系,對外資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綜合監管,建立“一企一檔一專員”管理機制,對信用級別高、風險等級低的外資企業做到“無事不擾”,建設面向外資企業的“信用+”創新場景應用,打造“信用+政策先行兌現”等服務場景,打造外資企業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監管標桿。
(五)打造類海外國際環境,構建宜業宜居生態體系
高水平推進類海外生活環境營造,高質量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打造“一站無憂”“一鍵無憂”國際化人才服務品牌。
17.提升國際人才便利化服務。提升外國人出入境便利化水平,深入開展外籍“高精尖”人才認定標準和外籍“急需緊缺”人才崗位目錄試點建設,探索推出多證綜辦特色服務。
18.構建人才沙龍服務機制。加強外籍高端人才服務工作體系建設,打造企業協會外商投資分會服務平臺,推動“外國人才服務之家”建設,舉辦主題性、專業性交流沙龍,搭建在京外國技術創新人才和專家交流平臺。
19.加強高品質產業園區供給。打造一批國際商務服務能力突出的國際產業園區,加強開放展覽、知識交流、共享辦公等創新空間供給。建立外資企業辦公和生產空間動態儲備和敏捷供給機制,針對重大項目提供“空間等企業”“定制塑空間”服務。
20.加強高質量國際化環境建設。實施國際化環境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和國際示范街區建設,加強餐飲、文化、運動等國際商業設施配套建設,提升國際教育質量、醫療資源供給、醫療保險結算等生活便利服務。
三、附則
本文件有效期三年,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施行期間如遇國家和北京市相關政策調整,本辦法相應調整。
本政策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